找到相关内容447篇,用时192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清净毗尼方广经讲要

    mdash;—後起),分别则由於不正作意。有不正作意,即有身见等起,有见则有烦恼随行。是故以戒调伏烦恼者,必先伏除我见,进断其因之不正作意,追溯至於虚妄分别之源。是知调伏烦恼,当於戏纶分别上...

    吕澄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483366681.html
  • 殊胜菩提心

    持,得证初地以上通达性空,这以后的菩提心。破除身见,证得人无我、法无我的空慧。此菩提心名为“胜义”,是指空性智慧而言。  脉只有证到空性之后,才能真正通畅,凡夫脉才能转为智慧脉。尤其中脉,更是与空...

    陈泉州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135268010.html
  • 藏传佛教格鲁派的判教

    性见,格鲁派承认缘起诸法都是假名(唯名安立),否认有独立存在的实体和绝对真实为依托处。诸法假名是由分别心安立的,“没有分别心,就没有一切法”。由于萨迦耶见(我见、身见)俱生(执我与身为真实存在),或萨迦...

    索南才让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091468820.html
  • 解读佛教文化:唐代佛教(1)

    第二是集谛,所谓集,就是推究致苦的原因。以为业是苦的正因,烦恼是苦的助因。业有身业、语业、意业三种,烦恼有贪、瞋、痴、慢、疑、见六种,见又分己身见(有我见)、边执见(执一边)、邪见(否认因果)、见取见(...

    范文澜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094468850.html
  • 王恩洋:心经通释

    如是,作恶亦然。所谓作善之家必有余庆,作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者是也。国之抗御外侮。励精图治,有即身见其成功者,有暴骨沙场肝脑涂地或勤劳尽瘁不即见其成功而令后人享其荣盛者。至若黄帝之功、尧舜之治、禹之平洪水、...

    王恩洋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210069131.html
  • 菩提心影:法教篇(二)

    ,能障行慈。  ③痴——痴者,暗蔽为性,能障圣解。  ④慢——慢者,高举为性,凌辱他人,障求圣法。  ⑤疑——疑者,不定为性,令人事业不成。  ⑥不正见——又分五类:  a.身见——身见者,于五蕴上,...

    慈航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080870436.html
  • 佛教譬喻的现代诠释与运用─以《佛说咸水喻经》为例

    身见、戒取、疑。五下分结尽已,生于彼间,便般涅盘,得不退法,不还此世,是谓有人出已而住。住已而观,观已而渡,渡已至彼岸,犹人溺水,出已而住,住已而观,观已而渡,渡已至彼岸。我说彼人亦复如是,是谓第六...

    释永东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173770670.html
  • 无着的学说

    识生起的次第缘----等无间缘所依之点,先灭  的识名为意;又以识生起的依止点为意。二、「有染污意」  ,即是与身见、我慢、我爱、无明的四烦恼恒时相应,为其  他烦恼识的依止。这第二的染污意,依于六种的...

    昙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51571214.html
  • 唯识学中的知识论

    ”,也就是八种知识。八种见者,《俱舍论》云:“谓身见等五染污见,世间正见,有学正见,无学正见。”[16]这里五染污见,染污是不清净之意,即是不正确的错误知识。此有五种:㈠身见:梵语曰萨迦耶见,“执我及...覆圣道、蔽心性,故为不净者,例如上二界之烦恼,及欲界之烦恼如身见、边见俱属此。(二)无覆无记,又作净无记,即纯粹之无记,绝不覆圣道,蔽心性,故不属不净。[46]  “心所相应广,知识才会广博而复杂”,这...

    德澄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9224973552.html
  • 阿毘达磨俱舍论叙

    九、分别俱生义是大乘断障渐非顿义者 有部身见,唯  分别起,唯见所断,经部身见,更有俱生,为无记性。是修  所断,如禽兽等,一法二习,渐义斯阶,虽未一切,乃烛方  隅。以是因缘,舍有部义取经部义。 ...

    欧阳竟无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12074033.html